過時

許久未到中學演講,想起多年前為了打書,和同伴們開車到全馬各地的中學校園講座(我們說那是「跑碼頭」),有時在冷冽的講廳、明亮老舊的課室裡,有時竟是幾十把電風扇咯啦作響的大禮堂,那時總在台上誇誇而談自己的寫作經驗,如今到了一個年紀,反而更沒自信談所謂「經驗」。一方面當然知道,創作各自修行,繁花岐路,其實並沒有真正可以借鏡、複製的必然模式;另一方面則是,時代會改變,如今他們所讀所見皆和你全然不同,而所謂的經驗,到最後也只能是串場的成長故事而已。

我中學時代(已是二十多年前)迷戀底片相機,如今向同樣年齡的同學說起,卻必須仔細地解釋裝底片和洗照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。如何述說等待一張照片顯影,其實是非常古典的過程。而如同文學的演變,一開始總是對焦外面世界的相機鏡頭,如今在他們手中,卻都只對著自己。我們之間的差別,也許並不是會不會自拍,不同的可能僅是對待時間的方式。但其中真的並沒有誰的「經驗」比較優越的問題。我們只是因為恰好目睹八九○年代的過去,跨過了一道時間之檻,而變成了永恆念舊的一代。而每個世代應當會有自己要爭取和掙脫的。我那天對他們想說的其實是,創作必然是推陳出新,每一次凝視自己的情感和身體、每一次新的嘗試,都是為了和前代有所不同。一如每一個努力在第一人稱之「我」中挖掘出嶄新題材的散文作者,皆如海豚躍出水面,閃著光的身段那麼華麗而耀眼。

瑞恩(嘖他並不是正妹且還高過我半個頭)說現在中學生的寫作好像都被中國網路作品影響了,包括流行字和用語。其實也沒有必然的好或不好。或許有一天,那些聲光流行,那些韓劇、漫畫、COSPLAY和101選秀節目,如同我曾經迷戀的過時的攝影術,都會成為過去。但總會有人要堅守過時的美學,而有人會在未來的廢墟裡種出新的花,所謂的創作,就是這樣才值得期待吧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